闻人老师从摄像头产品的发展,到5G来临后对手机摄像头产业链的影响,都一一作了详细的分析。
从目前来看,双摄的普及率会越来越高。同时,三摄往多摄发展的趋势已经出现,那未来在多摄的拍照方面可能会追求一个更高倍率的光学变焦。
全面屏已经出来,对模组尺寸要求可能会更加小,舜宇目前有一些小型化的产品方案在做。
5G已经来临,那camera会从目前的拍照的状态会进入视频流。在进入视频流的时候可能会对于这种高帧率的需求越来越大。
再看多摄像头的产品趋势。其实双摄从14年开始到现在发展了三四年,从应用来看是不同的,包括有做景深虚化的,有做像画质增强的,有做光学变焦的。但从未来长远来看,都是会越来越往追求光学变焦,特别是高倍率的光学变焦去发展。
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是两倍的光学变焦和三倍的光学变焦。未来通过多摄像头,包括三摄包括潜望式会实现五倍的光学变焦。但随着摄像头的数量增多,届时对于算法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
多摄方面,华为是第一个推出三个摄像头的厂商。从多摄的产品来看,三摄对算法的依赖度会越来越高。因为华为算法是自己做,而其他的终端厂商三摄的规银河集团网址登录划相对较晚。目前舜宇跟一些第三方算法公司包括虹软、黑芝麻等等,也在交流一些标准的三摄方案。闻人老师认为,未来三摄在安卓手机的大规模批量化应该在明年。
潜望式自从oppo在12年推出之后,这几年发展缓慢。但是从硬件的角度出发,潜望式对于实现五倍的光学变焦的优势是很明显的,舜宇预计会在19年实现。
目前来看,后置摄像头还是以光学变焦为主,未来可能会出现双摄或者三摄加上ToF的产品方案。前置方面还是以景深应用或者是2.5D、3D结构光为主。
简单来说,在相同的硬件条件下,舜宇做的模组规格或者尺寸会比常规封装工艺更小。但目前,舜宇跟Vivo、oppo在大规模产出的是前置的MOC的技术,这一技术的实现主要是把模组的xy做小。从长远来看,为了应对百分之百全面屏的需求,在下一代或者下下代的技术中,会以相同的硬件条件为前提,把xyz都做小。
从应用趋势来看,深度相机当下有这六点应用。而在安卓上面的3D,主要还是聚焦在移动支付和3D美颜上面。
目前人脸的3D美颜,包括很多第三方的应用公司都正在开发,他们的算法是把前置的美颜做成3D重建。这对前置美颜效果最大的好处是通过获取丰富的深度信息,从现有 AI 美颜的两三百个特征点提升到几千甚至上万个,实现更加立体和精确地美颜效果。
双摄像头与双目结构光在原理上差异不大,都是通过三角测量法实现。结构光跟TOF,在3D测量上会有一些差异。简单来说,结构光是从发射出去的光斑跟接收的光斑形成对比,TOF则是发射跟接收的一个相位差时间差。
散斑式结构光发射端的硬件组成是有激光器、准直镜、DOE。编码结构光的发射端相对较简单,主要是激光器,另外有一个编码的mask以及镜头。结构光的接收端,是Global Shutter的芯片。目前主要是两个, ov7251与ov9282。
但是目前来说结构光这个产品的激光器,行业里能用的资源并不多,主要是Lumentum、Finisar、AMS三家。准直镜的资源就相对比较多了,目前国内包括舜宇、联创等等公司都有提供。
结构光的硬件相对比较简单。从目前国内终端厂商的规划来看,闻人老师认为,苹果在结构光里面的限制相对较大,包括硬件上面的专利、算法层面的专利等等,导致国内目前在结构光的规划没有那么快。并且,制约结构光的发展,从应用层面来看,前置3D应用的场景并不多,苹果目前也做了一个3D的解锁,包括支付。3D产品没有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在闻人老师看来,反倒是未来后置ToF的速度会更加快。
发射端相对比较简单,就是一个激光器加一个Diffuser。目前的TOF有两套主流的方案,一套是英飞凌跟PMD合作的,另外索尼也开发了一套,闻人老师认为未来在安卓手机上面这两套方案会成为主流的TOF方案。但同时三星也在开发TOF的产品方案。
目前传统的cmos芯片的帧率的三十帧左右。未来随着5G的到来,对于视频的帧率要求更高。索尼在去年有发布一款新的芯片,在芯片里面的植入了DRAM。有了DRAM之后,信号的传输速度会更加快。根据闻人迪老师的评估结果是,未来的主流的高帧率芯片应该在120帧或480帧。
现在高帧率的芯片的除了索尼以外,华为的P20plus 4000万摄像头也带了高帧率。它能实现960帧的拍摄。只是,华为这个四千万的芯片拍摄的时间非常短,大概是在零点几秒以内,没办法拍一个很长的一个视频。
课程结束后,群内同学争先恐后地提问,场面十分热烈。闻人老师也针对问题一一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