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提升创新能力巩固向好势头
发布时间:2024-10-21 19:40:15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公铁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将钢塔精准吊装到混凝土塔柱上。杨裕永摄

  机械工业是工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呈现较好发展态势。7月份以来,行业运行出现波动,机械工业企业主动作为,以质量提升对冲增长压力。

  前8月,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利润总额1.07万亿元,同比增长9%,收入与利润增速均高于同期全国工业。

  机械工业企业如何应变克难?下一步将如何稳增长、提质量、促升级?记者进行了采访。

  全球首台商用无人驾驶自主作业电动装载机,可接收2000公里外的操控指令,自动进行物料转运作业;全球最大吨位混动全地面起重机,每年可节约运营成本8万元至10万元;微混泵车、拖电泵车既有力又灵活,机械臂可在高空中比出“巨型爱心”……

  日前,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在北京落下帷幕,工程机械行业集中展示了近两年研发的2万多项新产品、新技术。“从展会可以看到,电动化、智能化正成为工程机械产品的重要发展趋势。”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说。

  以装载机为例,前9月,工程机械行业共销售各类装载机7.81万台,同比下降15%,但电动装载机销量逆势增长128.5%。

  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机械工业企业在手订单以短单居多。不少企业抓住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汇聚发展新动能。

  水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51.7%,风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20.8%……上半年,能源装备制造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3.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1%。

  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有关负责人分析,这主要得益于实现双碳目标带来的转型发展机遇,“上半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319亿元,同比增长53.8%,其中清洁能源投资占比达88.2%。需求拉动下,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技术创新进入活跃期。”

  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超过全球总量的50%,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随着企业智能化转型持续深入,制造业设备更新需求持续释放。据统计,今年前8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8.15万套,同比增长2.3%。

  “面对各类压力,机械工业企业抢抓机遇、开拓市场,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说,虽然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放缓,但8月份指标下行压力有所缓解。

  产品产销形势逐步恢复。8月份,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120种主要产品中,86种产品产量实现环比增长,占比达71.7%。

  经济效益指标总体平稳。前8个月,机械工业14个分行业中,9个分行业营业收入增长,数量与1至7月持平;10个分行业利润总额增长,数量与1至7月持平。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1至8月,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行业大类中,汽车、电气机械、仪器仪表行业投资增速分别为19.1%、38.6%和24.5%,均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电气机械行业在电池制造、输变电及控制设备等领域的带动下,2022年2月份以来投资增速始终高于33%。

  面对挑战,机械工业企业抢抓机遇、开辟新赛道,同时苦练内功、提升创新能力,以过硬的产品和技术赢得市场认可。

  水电机组“中国心”研发实现新突破。8月31日,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世界首台单机容量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中心体锻件全面通过验收。

  “转轮是水电机组最核心的部件,被视为水电机组的‘心脏’,也是机组中研发难度最大的核心部件。”东方电机总工程师梁权伟介绍,冲击式水电机组一般用于山区和高原地区的高水头水电站,水位落差可达700多米,水流速度约为120米每秒,每一次水流冲击产生的能量相当于一辆1.5吨的小车以45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所产生的能量。

  从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水轮机转轮成功投用,到首套自主可控抽水蓄能电站励磁系统成功通过鉴定、实现“芯片级”自主可控,再到国产8.61米盾构机主轴承在长沙下线、盾构机主轴承国产化取得积极进展,机械工业产业基础能力正稳步提升。

  9月1日上午,在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公铁长江大桥南主塔施工现场,一节重313吨的钢塔被精准吊装到高220.5米的混凝土塔柱上,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由中联重科研发的R20000—720塔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达720吨,最大起升高度400米,相当于一次将500辆小轿车起吊至130层楼的高度。

  中交二航局副总工程师杨秀礼介绍,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以及新能源行业重型吊装需求的释放,超大吨位塔机增势看好,“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超前谋划,抢占了超级塔机技术与市场的先机”。

  全球最大功率20兆瓦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研制……今年以来,一批技术先进的海上风电机组陆续下线投用。

  “中国的海上风电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机型不断更新迭代、性能持续提升,真正做到了全球领先。”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运营负责人王金树说。目前,我国生产的发电机、轮毂、塔架等铸锻件以及叶片、齿轮箱、轴承等关键零部件产量已占全球市场的70%以上。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背后,是持续完善的创新体系。截至6月末,机械工业挂牌运行和批准建设的创新平台达到260家,其中工程研究中心130家,重点实验室121家,创新中心9家,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及高校为支撑,辐射面较广、研究实力较为雄厚、功能比较完备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

  8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出台《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从供需两侧提出4方面16条重点任务,推动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受访企业表示,下一步,推动机械工业运行保持良好态势,要落实好《方案》要求,着力练内功、促升级、拓市场。

  就不少机械工业产品来看,生产模式属于典型的离散制造,多品种、小批量、工艺复杂。以桩工机械为例,钻杆多达170多种,动力头也有20多种,最重可达16吨。

  为了更好降成本、增效率,机械工业企业正持续发力智能制造。走进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智能大脑”工厂控制中心将订单实时分解到每条柔性生产线、每个工作岛;AGV(自动引导车)往来穿梭,即使27米超长超重物料也能实现自动上下料;工厂“双手”机器人飞速运转,完成各项工序。“相比改造前,工厂总体生产设备作业率从66.3%提升到86.7%,平均故障时间下降58.5%。”北京桩机工艺所所长尹言虎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左世全建议,机械工业龙头企业在自身实现智能化的前提下,应着力推动上下游企业供应链协同,帮助产业链上的中小制造企业形成轻量级、低成本、标准化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共同打造一批高水平智慧供应链。

  机械行业是为国民经济、民生事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行业。其中,机床作为工业母机,被称作“制器之器”。左世全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持续攻关,我国部分机床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仍有一些高端主机及数控系统等核心功能部件依赖进口。

  “建议各部门各地区充分发挥产品攻关、技术改造、财税金融等各类政策作用,接续实施好相关科技重大专项,完善创新体系布局建设,部署一批中试验证平台,帮助机械工业企业更好聚焦核心领域高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在单点突破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化点成珠、串珠成链、成组连线,加快形成现实生产力。”左世全说。

  最近,中国中铁装备集团出海盾构机迎来集中交付:出口新加坡的两台7米级盾构机、出口意大利的一台直径9米盾构机、出口韩国的一台小直径3米盾构机陆续验收下线台盾构机的出口。”中铁装备总经理介绍,年底前出口意大利、土耳其等地的盾构机还将陆续下线,海外市场正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工信部装备工业二司一级巡视员袁鑫涛表示,机械行业是稳出口的主战场,接下来,将从加大信贷等政策支持,搭建高水平供需对接平台等措施入手,推进机械工业出口提质增效。(本报记者 李心萍)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路灯开启时间刚刚好,真是‘无缝对接’啊!”湖北省十堰市北京路一家蛋糕店的店主何伟十分疑惑:路灯是咋做到这么准时的?

  从“制”到“输”、从“储”到“用”,如今,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各项新技术不断突破,全新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提供了诸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也为本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由于今年第三季度订单锐减,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公司15日股价大幅下挫,跌幅超过15%。

  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空间局(ESA)联合运营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观测到一个在大爆炸后仅7亿年就形成的星系“自内向外”的生长过程。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王若琳)记者15日从深圳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就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策略,将有助于丰富和进一步构建破解海水复杂成分影响的海水电解制氢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其进一步拓宽了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技术体系,将为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银河官方官网


本文由:银河国际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