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面对面 疫情后急诊检验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24-08-06 03:16:48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直接考验了临床实验室急诊检验能力。疫情对急诊检验人员、环境、空间设置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急诊检验质量管理需要如何保证?流程如何优化?这些问题都是检验工作者密切关注且需掌握的内容。因此,提高检验工作者的急诊素养与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

  此外,中国在抗击此次新冠疫情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随着疫情在世界其他各国的扩散,中国有必要将自身的经验与教训输出给世界其他各国,帮助更多国家挺过难关,从而真正履行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光荣使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为此,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联合主办,检验医学新媒体承办的《急诊检验能力建设与规范中国专家共识》系列解读在线日开讲“疫情后急诊检验能力建设专家面对面”。

  本次专家面对面将结合中国在抗击本次新冠疫情中在急诊检验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结合2020年1月份发表的《急诊检验能力建设与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从急诊检验的角度出发,讲述急诊检验的建设、质量管理、危急值管理等内容,为临床检验工作者提供一个总体视角,提升检验人员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军队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研究。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主译专著5部,获省部级二等奖5项。

  银河集团网址登录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临床分子诊断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专委会常委,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专委会主任委员、《Biosens Bioelectron》等SCI杂志审稿人。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0-2、2016-5)、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03-2)、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2017-1、2013-1、2012-7、2007-4、2002-4)。2019年获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018年获首批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2012年获第七届重庆青年科技奖,2010年获“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还获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1项(2010-1)、军队院校育才银奖1次、总后优秀教师1次、总后优秀网络课程二等奖1次。已在包括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SCI发表论文34篇,主编、参编专著5部。

  1991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医学博士、美国弗吉利亚联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大学访问学者。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国医师杂志》审稿专家及《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杂志》特邀编委

  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消化道肿瘤分子标志物的研究工作,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医学论文三十余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审稿专家,《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医学参考报》》编委。

  卫计委规划教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临床检验医学》第一版、第二版编委;“十三五”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医学免疫学》英文版第一版编委;《中华检验医学杂志》、Journal of Bio-X Research《生物组学研究》、《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等编委。

  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的教学、研究和医疗工作,重点方向为基础与临床免疫学,培养研究生、博士后共13名。主持和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等33项;共发表论文90篇(包括SCI 38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参加编写著作八部。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主任评审员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基础与临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诊断和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外和国内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技厅等课题1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编和参编专著和教材20余本。

  小程序首页点击【在线直播】,进入直播目录页,点击直播课程,进入直播观看页


本文由:银河国际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