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眼界月“不懂就问”背后隐藏的是用户对内容要求的提升
发布时间:2024-09-19 08:37:22

  把李雪琴和牛顿、徐 霞客、哥伦布同时挂在墙上,会发生什么? 腾讯通过AI技术实现了这个超现 实的画面,于是好玩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在近期刷屏的“李雪琴对话AI名人”的视频中,李雪琴和一众“只在教科书上见过”的名人,被挂上了墙。看似荒诞的出场方式,让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加合理。

  采访牛顿:“我听说你炒股把家底都赔光了,是真的吗?”感谢哥伦布:“把土豆带出新大陆,要不东北地三鲜不是少两样了吗?”向徐霞客取经:“你怎么年纪轻轻就做到财务自由的?”

  李雪琴自带解构权威的人设,对以上名人集中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调侃。而后你会发现,人类先贤也有答不出的问题——原来,“打开眼界”这件事,没有终点。

  正如李雪琴对话AI名人视频中所说的,“一个伟大的发现,可能是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的”。打开眼界,其实也只需要从问个问题开始。

  银河官方官网

  通过这种天马行空、解构玩梗的方式,成功激发了用户的提问热情和灵感,鼓励用户参与到腾讯新闻“眼界Talk”问题征集活动中来,“李雪琴对话AI名人”最终获得了全网累计1834万+的播放量、6000万+的讨论。

  而“不懂就问”问题征集,更是得到高达37万次的用户互动,诞生数以千计的优质问题。大量用户真实提问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用户对内容的强烈渴求。

  在“眼界月”中,腾讯新闻“眼界Talk”也邀请嘉宾回答了网友最感兴趣的问题:

  感染新冠后,人生会有哪些变化?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焦虑?科幻和科学有什么关系?年轻人投资买房要注意什么?

  互联网世界里,算法、信息分发通常是一个被动的流程,通过大数据分发给用户,某些平台靠吸食用户的欲望长大,也把他们培养成肤浅、不假思索的人群。这使得我们身处于一个大江大海的时代,却要在最糟糕的泥沼里学会游泳。

  但这个世界不止有被困在“信息茧房”的用户,一旦我们呼吁用户主动发问,得到的一个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用户还未被满足的内容需求。

  短视频的兴起,让人们更多在短视频上“kill time”,长此以往产生的审美疲劳和负罪感,驱使着一部分用户寻求更高质量、更高审美的内容(哪怕本质还是娱乐),但整个群体渴望向上。

  比如B站早期的用户群体,已经从学生转向职场,他们必然要输入更具现实意义的信息,而更年轻一代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求知欲,也成为知识消费的主力军。

  近年火爆的知识付费行业,以及罗翔、手工梗等一众专业领域的人物,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成功破圈,这无疑显示出用户审美需求的日益提升,对内容有要求的人群也正日益从小众变为主流。

  知识付费这两年和之前两年有了明显的区别,用户付费订阅心态从为名气买单,过渡为自己的未来投资。

  当知识不等于书本,不再局限于课堂,当曾经高深的学问,越来越平易近人,当好内容越来越丰富和便宜,无论是十点读书、得到、还是樊登读书会,每个平台都以自己的不同调性、不同形态、不同场景,吸引着不同的人群,唯一不变的,是好的内容,才会胜出。

  更为下沉城市的用户,可能更是很多互联网内容产出者心目中的“理想投喂对象”,他们其中一部分群体表现出更容易被所谓的泛娱乐化内容及大量的“标题党”“震惊党”所吸引。但事实上,并不是他们喜欢低质量的内容,而是暂时还无力反抗。

  随着“内容快餐”创造虚假的、短暂的满足和麻痹之后,这样的内容反而会加剧用户的焦虑和不安。当旧的需求已经满足不了用户时,用户自然就会产生一些新的、多元的、升级化的诉求和需求,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平台不断地进行升级和补充供给。

  Facebook一直依赖“算法”为用户选择新闻,但为了抵御假新闻和营销等低质内容的泛滥,其除了不断升级自己的算法,也要用人工编辑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

  崇尚技术完美主义的苹果更是为自己的Apple News招聘了大量编辑团队,这些编辑都拥有至少有五年以上的“采编经验”,有能力“选出计算机算法无法识别或捕捉出来的传播性强的原创内容”。

  不过,无论是在“人工”还是“算法”的差异化竞争背后,都突显了一个共同的趋势:我们进入了内容决胜用户的时代。

  腾讯新闻原有的“事实派”,以及它所代表的客观、真实、快速,升级为“打开眼界”。这不仅仅是品牌的升级,也是腾讯新闻试图回答的一个关键问题:“未来,我们还能为用户提供些什么?”

  打开眼界,其一便是为了让用户获得知识性的满足,这不仅要提供最全最快最准确的资讯,还要提供新知。换言之,用户要的不只是单纯的眼球刺激,或者只是过来娱乐,“我来了且有所得”才是根本。

  与此同时,打开眼界,还是对用户的趣味性、审美向上的满足。对普通用户而言,眼界价值意味着多元、多维度的参照,促进思考从而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对内容创作者而言,眼界价值的意义在于区别纯粹的流量、眼球经济,为深度、高品质内容提供出口。

  在这次“眼界Talk”中,腾讯新闻邀请大咖在线解答网友问题,一方面,改变用户对内容平台的固有认知。用户逐渐了解,这里不仅可以看资讯,了解事实,还可以打开眼界,获取新知。

  过去的观点认为,谁能够掌握大数据,谁就能掌握互联网用户的兴趣爱好,进而根据数据确定对用户的推荐内容。随着算法分发的兴起,媒体沦为算法“打工人”,低质内容大行其道。

  但正如前文所述,这并不代表人们对优质内容的需求降低,而只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在信息高度过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数以亿计的内容消费者将成为成熟用户,受众已从最初的猎奇体验转向追求内容质量。

  生产者创新创造能力充分释放,优质细分内容与用户长尾需求高效精准匹配;内容创作者从职业垄断回归到专业生产,内容也突破单一形态,更加丰富多元;而平台要做的,就是从单一的流量思维转为价值思维,更好地为内容创作者服务。

  在未来,内容产业最值得关注的新趋势和新实践是什么?用户还有哪些内容需求没被满足?内容创作者和内容平台如何为用户打开眼界而努力?或许都可以在12月3日即将到来的2020腾讯ConTech大会上找到答案。


本文由:银河国际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