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官方官网2020年12月21日,中国科协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对2020年全国科普日有关组织单位和活动予以表扬的通知》,宜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再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这是宜都连续四年获得科协系统的最高荣誉。
自2017年以来,宜都科协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组织全市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科协,通过科普大篷车巡展、农业科技培训、义诊服务咨询、科技工作者微科普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服务圈”活动等,组织开展了9次全市范围有影响有声势有成效的大规模群众性科普实践活动,形成“社区与农村城乡互动、科普e站与手机联动、专家与群众全民参与”的良性互动,全国科普日活动让科普阵地得到联动,科普志愿服务得到提升,社会效应得到充分放大。
“通过互联网+科普服务,我们组织社区科普活动更加接近居民日常生活,深受居民欢迎”,谈到基层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胜利社区的科普宣传员付胜平深有体会。2017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社区居民体验“智能健康检测一体机”的人流量每天要超过百余次,居民在科普宣传员的引导下,只要用居民身份证轻轻一刷,然后站在智能健康检测一体机上,自动进行身高体重的检测,随后坐在脉搏波血压计前,放松手臂开始进行血压以及心率的测量…… 。而在同一时间节点,远在50公里外的宜都市松宜矿区的王家湾社区,这种能够带给社区居民新感受到全国科普日活动气氛的“主角”是一台科普信息化平台,它能够让社区居民随时随地学科普知识。每天,来社区综合办事大厅办事的居民,都会在科普信息化平台前驻足观看最近的科普动态,翻到医疗保健页面停了下来仔细的阅读保健知识,临走时又拿起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原来还可以把科普知识搬回家呢!
这只是宜都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两个缩影,与全市组织举办的青少年科技节、校园食品安全知识科普讲座、农产品安全科普宣传、社区防震救灾应急疏散演练、全国科普日知识竞赛答题等活动和“科普大篷车助力精准扶贫”农技培训活动等一系列科普活动遥相呼应,显现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活泼、群众耳闻目染,展现出宜都特色的社会化科普。
2018年9月19日,市科协借助举办宜都农民丰收节助推科普日活动,在省特色产业“绿老大”蜜柑绿色防控科普示范基地组织主会场活动,现场活动包括有参观科普画廊、科普游园、农民科普知识扫码竞答等特色活动,当年,该活动被中国科协表扬为“全国科普日特色活动”。
2019年10月,宜都“全国科普日”活动继续借助农民丰收节突出对农民科普知识宣传推介,将科技馆的机器人、VR体验等展品流动到现场,同时,还安排了对农村老年人眼睛常见疾病的预防及监测仪免费监测,让广大群众在喜庆丰收的日子,近距离走近科技馆,愉快感受科普知识和卫生健康知识。活动期间,全市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科协还组织开展了科普大篷车巡展、农业科技培训、义诊服务咨询、科技工作者微科普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服务圈”活动等。
“精心谋划,整合资源,创新服务”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覃世斌总结说,“每年我们要精心谋划的重点特色活动,提前预判活动中的不足和效果,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借助平台,整合资源,充分彰显全国科普日的社会效应”。
2020年,市科协再次整合资源,在湖北省全国农民丰收节主场---全国谜语村青林寺科普示范村,利用该村“四个一”,即:一条科普谜语街、一个科普金种子服务站、一个科普大戏园、一个科普示范基地,举办宜都市2020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掀起全市科普活动热潮。全市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组织涉农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等深入农村开展技能培训、科普讲座、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答等活动,着力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能力;依托特色产业科普基地开展送产业科普进农村,助力乡村振兴,发挥本级科普示范示范基地带动作用;通过农技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开展精准科技推广和科普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结合疫情防控,组织卫生健康和应急科普联合行动。
同时,市科协还紧紧抓住宜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被纳入省级试点的契机,在全市123个村建立“科普服务圈”,将科普活动纳入宜都“云媒体”六个志愿服务圈之一。将科普宣传融入到新媒体,在“宜都乐活”、“宜都人”等本地知名微信公众号刊播“科普小贴士”40余期,推进全国科普日活动不断创新,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积极参与科普活动,为提高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助推宜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但是由于近期各地回暖明显,因此,这次寒潮也会使得各地最高气温降幅十分明显。
另外,这股寒潮还是个“全能型”选手,不仅能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大礼包”也毫不吝惜。
湖北省气象部门介绍,目前仍然处于“三九”天,之所以最近感觉越来越温暖,是由于冷空气离去,暖气团控场,加上白天天气晴朗,日照充足,气温便开始持续回升。
但是由于现在仍然是冬季,“三九”“四九”时节的温暖是短暂的,寒冷才是冬天的主角。预计接下来在一股冷空气影响下,全省气温又会被“打回原形”,特别是高海拔区域,周五晚上可能会迎来雨夹雪。
据湖北省气象局官网报道,明天晚上开始,受高空槽东移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我省西部转小雨,高海拔山区有雨夹雪,北风也明显增强,偏北风2到3级转4到5级,阵风6到8级。
据长江网报道,周五晚间到周六,受高空低槽东移和地面冷空气南下共同影响,武汉市又将迎来新一轮冷空气,大风大雨降雪降温天气会到来,届时气温可能再次降至0℃左右。
来源:湖北日报综合中国天气网、湖北天气官网、@湖北天气、长江网、武汉发布
据国铁集团消息,为配合各地政府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避免重复购票退票给旅客带来不便,自发售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车票起,铁路车票预售期调整为15天,即1月29日起售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车票。1月14日至1月28日,只发售2月11日(除夕)及以前的车票。
自1月29日起,旅客可在同一起售时间通过12306网站、铁路12306手机App、电话订票、自动售票机、车站窗口和代售点方式购买车票,具体起售时间可通过12306网站(含客户端)查询。
自1月14日起,旅客因行程改变需退票的,免收退票费的时间期限由原规定的开车前15天以上同比例调整为开车前8天(含当日)以上;7天及以内退票的,仍按48小时以上、48~24小时、24小时以内梯次退票收费规定执行;办理改签和变更到站业务时,仍不收取改签费用;其他情况仍按原规定执行。
如遇疫情防控措施影响旅客出行需要办理退票的,铁路部门将及时公告相应退票措施。
带薪休假制度由来已久,但是落实率一直不高,许多打工人表示,“想休,但不让休、不敢休”,还有人每天加班没时间休息!1月1日起,你要被“强制休假”!
深圳市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提出推行强制休假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
《健康条例》明确,推行强制休假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安排员工作息时间,对脑力和体力劳动负荷较重的员工,实行轮休制度,避免对员工健康造成人体机能过度损耗或者身心健康伤害。
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员工带薪休假制度,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和工会等组织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落实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监督检查。
为了更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深圳市《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草案修改一稿)》明确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责任,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安排员工作息时间,对脑力和体力劳动负荷较重的员工,实行轮休制度,避免对员工健康造成人体机能过度损耗或者身心健康伤害。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员工带薪休假制度,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和工会等组织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落实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监督检查。
对于强制休假,大部分网友觉得很棒,认为能拥有自己的时间了,但更重要的是要带薪休假最优!其中还有网友清醒的表示,政策自然是好,但是能落实吗?
其实早在4月,“多地推行2.5天假”的话题就开始热起来了。目前已有河北、江西、重庆、甘肃、辽宁、安徽、陕西、贵州、福建等10多个省份出台了鼓励2.5天休假的意见。
对于强制休假这个问题,深圳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翟玉娟表示:从法律角度上来说,这些规定相当于软法,因为没有具体的标准,也没办法强制执行。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新规出台有一定引导示范效应。深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条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用人单位和员工树立健康工作理念,所以在条例中尚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责任。翟玉娟表示,条例中涉及到“带薪休假”的内容,可以起到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这也与国际劳工组织所倡导的体面劳动理念相符,“要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工作,也要有生活。”
她继而表示,目前年休假的实际执行力度大概有50%。作为企业来说,要意识到,工人的年休假是工人的基本权利,是不能随意剥夺的,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除了1月1日将要实施的”强制休假“,广大打工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年假了!怎么休?如何休?今天给大家讲清楚!
价格再次下调!记者14日从湖北省医保局获悉,为贯彻落实省防控指挥部常态化疫情防控再部署的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工作,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日省医保局、省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再次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项目价格的通知》,项目价格
,每人每项抗体检测40元调整至25元,于1月15日在全省执行。据悉,本次价格调整,省医保局、省卫健委联合开展了医疗机构运行成本调查和价格调查,并结合目前试剂检测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充分、我省日检测量较大的实际,在考虑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基础上,对检测项目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整。
湖北皇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兴文化创意企业,现有神农架分公司和丽江创作中心两处分部,公司总部地址位于宜都市体育路(体育馆),业务涉及:大型活动策划导演,宣传片、微电影拍摄,新媒体运营,广告设计制作等多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