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文解答中芬“大熊猫合作研究”疑问
发布时间:2024-09-26 21:00:01

  央广网北京4月6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当地时间5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芬兰艾赫泰里动物园在赫尔辛基签署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协议。此次和芬兰的“大熊猫合作研究”,具体将如何开展?央广记者沈静文就此独家专访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青文。

  中国、芬兰,大熊猫科研。这三个关键词的背后,大家首先关心的恐怕是,这次会有大熊猫出国吗?作为保护合作研究协议的签字者和见证者,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青文开门见山。

  李青文:协议的几项主要内容,一是中方向芬兰提供两只(一雄一雌)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圈养繁殖的健康的大熊猫,用于双方在芬兰艾赫泰里动物园实施合作研究项目,合作期限为15年。芬方每年将向中方提供一定数额的大熊猫保护资金,支持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

  李青文:协议有效期内,两只大熊猫及其繁殖的幼崽及其他一切物质的所有权全部归中方所有,繁殖的大熊猫幼崽年满2到4岁前必须返回中国。

  2015年3月,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增加到67处。

  李青文介绍: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日本、美国、奥地利等共13个国家的18个动物园开展大熊猫合作研究,旅居海外的大熊猫及其幼崽目前共53只。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银河官方官网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应芬兰共和国总统尼尼斯托邀请,国家主席习将于4月4日至6日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此次习主席对芬兰的国事访问也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22年再次访问芬兰。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但这里有的不只是充满想象力的冰雪童话,更多的是芬兰人充满灵感的创意。如今,创意经济、环保科技成为芬兰的新名片,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习主席的开春首访,为什么要去芬兰?,这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22年再次访问芬兰,创下了三个“首次”:习主席今年首次访问欧盟国家、习主席作为国家元首首次访问北欧、习主席在今年两会后的首次出访。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习主席对芬兰的国事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今年首次访问欧盟国家。


本文由:银河国际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